诸部首领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推举出一个人“鲧(gǔn)大概可
诸部首领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推举出一个人:“鲧(gǔn)大概可以治理吧。”
鲧就是后来以治水闻名天下的大禹的父亲,估计鲧家族曾经有过治水的经验,因此大家都举荐他。然而在帝尧看来,鲧并非善类,因为这个人很狂傲,不服从命令。这样的人能办成这件大事吗?帝尧是持怀疑态度的。
诸部首领纷纷劝谏说:“还是让他试试吧,要是实在不行就算了。”
既然诸部首领都这样说了,并不专横的帝尧只得同意,因为他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他语重心长地对鲧说:“去吧,不过要谨慎从事,不可马虎啊。”
那么鲧治水如何呢?
在古代,鲧经常被当作一个反面人物出现。其实很好理解,帝尧既然被当作圣人,时常抗命的鲧自然被当作反面人物。但这里有一个疑问,倘若鲧真的是个反面人物,为什么他能得到诸部的支持呢?我们且不论鲧的品行如何,单论他治水,究竟有没有功劳呢?
对此,《尧典》是否认鲧的功劳的:“九载,绩用弗成。”鲧治了九年水,一点效果也没有。可是在四千多年后,我们要为鲧说句公道话,就算他治水九年没有见效,也不能算过失,换成其他人,能成功吗?他肩负治水的重任,整整九年之久,至少表明他是敢担大任的,比起袖手旁观的人,难道不更让人尊敬吗?
鲧治水不成功,问题出在哪儿呢?
当然,他的方法是不完善的。对于洪水,他采用“堵”的办法。所谓的“堵”,按我的理解,应该是修筑堤坝,把洪水限制在河道之内。古代有一句话,叫“水来土掩”,这个办法,从理论上说,是符合当时治水的思维。问题在于用“堵”的办法,对付一般的洪水可以,倘若我们前面的推测成立,帝尧时期的洪水乃是人类面临过的最大洪灾,那么洪水的冲击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人工土堤摧毁。
这里我还是要说,鲧仍然是有功绩的。因为他的治水实践,至少积累了失败的经验教训,没有失败的尝试,就不可能有后来大禹治水的成功。
鲧勇挑重任,最后以失败告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丧失了原有的威信。对于治水的失败,“帝乃震怒”(《尚书·洪范》),帝尧何以会震怒呢?《洪范》中道出原因,是因为鲧“汩(gǔ,意为扰乱)陈其五行”,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胡乱使用五行,五行就是水火土木金,这里只是笼统的说法,我们从语意上推究,就是鲧为了治水,使用了大量的物资,包括木材、金属等,耗费国家大量的物力财力,当然也包括人力在内。眼看国家日益穷困,财政捉襟见肘,却毫无成效,难怪帝尧要震怒了。
鲧从此失势了,以致被流放诛杀,后文再说。
六 圣人还是阴谋家(上)
关于帝尧的传说,最有名的是他把帝位禅让给舜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多少真实性呢?背后是不是暗藏玄机呢?
我们先来看看《尧典》中的说法。
- 简历中的自我评价,怎么写才加分?[图]
- 「秋招实录」达能上海市场部面试经验及总结[图]
- ccaa考试是什么考试[图]
- 毕业季:大学生如何预防求职陷阱?[图]
- 怀孕使女人的记忆力减退[图]
- 增强免疫力的高效菜单[图]
- 多用左手可防中风[图]
- 上网小技巧[图]
- 我家:[图]宁静风格的卧室[图]
- 蚊香灰的小妙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