徼(jiào)边界引申为表象陆德明《经典释文》“徼边也”此两
徼(jiào):边界,引申为表象。陆德明《经典释文》:“徼,边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同出:指“无名”、“有名”,即空间和物质同时出现。玄:奥妙。玄之又玄:不断追寻、探求奥妙。众妙之门:万物奥妙的大门。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的“名”。有了空间,就开始出现天地;有了物质,才开始产生万物。因此,一个人常常保持清静无
徼(jiào):边界,引申为表象。陆德明《经典释文》:“徼,边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同出:指“无名”、“有名”,即空间和物质同时出现。
玄:奥妙。
玄之又玄:不断追寻、探求奥妙。
众妙之门:万物奥妙的大门。
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的“名”。有了空间,就开始出现天地;有了物质,才开始产生万物。因此,一个人常常保持清静无欲,就能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一个人时常多欲,就只能观察到天地万物的表象。物质和空间同时出现但名称不同,二者都很奥妙。不断探求它们,就能找到通向万物奥妙的大门。
本章列举了一系列辩证关系,说明现象界中的事物都是相对立而存在,并将这种辩证关系延伸到政治领域,指出圣人只要无为、不教、不居功,就能达到无不为、无不教、功不去的效果。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斯恶已:就显露出丑恶来。斯,就。恶,丑恶,用作动词。已,句末语气词。
斯不善已:就显露出不善来。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无相生:物质和空间相对而存在。
相形:相互比较。
相倾:相互依赖。
延伸阅读:
- 忆秦娥石州引鹧鸪天仲殊 (生卒年代不详) 踏莎行晁补之 ([图]
- 蚈许慎注“马蠸也”按已见本书《时则训》举谋划《吕览·异宝》高[图]
- 碧牡丹 晏同叔出姬晏殊 十首 浣溪纱前调蝶恋花玉楼春浣溪沙清[图]
- 初九日芝三到省接奉父大人手谕及澄、季、芝生各信具悉一切余于初[图]
- 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当了魏国的将军他自认才[图]
- 二凶喜、怒两种情绪失当导致的不幸 沍(hù)干涸凝[图]
- 黄帝道实是从什么渠道来的?虚又是从什么渠道去的?虚实的关键我[图]
- 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无肠国在深目国东边国中的人身形[图]
-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图]
- 衰绖丧服缀于胸前的麻布叫衰系在腰或头上的麻带叫绖衰通“缞”《[图]